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带着新年的憧憬与希望,伴着草长莺飞、柳丝拂岸的春意,我们又迎来了2013年的春天。在这龙腾蛇舞盛世之际,我首先祝愿全校师生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老师们,同学们,今年我们的新学期是在“我们与雷锋同行”活动中拉开序幕的。确立这样一个主题,不仅因为它是我们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的一次践行,更是因为倡扬雷锋精神是我们修身立德、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之策。
谈到“与雷锋同行”,我想重点强调三点。
第一,与雷锋同行,首先要明白我们学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我们搞这个活动,不是因为赶上毛主席题词50周年,也不是因为三月到了赶赶时髦、作作秀,而是因为我们社会、我们生活中确实需要雷锋精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时时与人相处的社会中,谁不希望我们身边充满温暖、充满关爱,谁不希望困难时有人伸把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雷锋那样时时处处奉献爱心,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非常温暖,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成倍的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反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想着让别人付出,而自己却不肯付出,那么电视上报道的、一些“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不幸事件而无人救助”的寒心事、有一天也可能就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因此雷锋精神和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和我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目前、社会风气不那么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倡扬雷锋精神尤其显得必要。因此,传承雷锋精神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百姓的心声。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学雷锋才不会三月来、四月走,赶赶时髦一阵风,我们学雷锋活动才会常态化并持之以恒。
第二,与雷锋同行,就要学习雷锋着眼身边、生活中的小事,把“应该做的事”做好。雷锋精神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伟大始于平凡”。雷锋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一件件小事。用他的话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的确,“雨中送人”应该,“捐款救灾”应该,“买票解难”应该,“工地献爱”也应该,但是,就是这些“应该“在目前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把它视为“应该”、又有多少人去做这些应该做的事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好应该做的事,比如学生:上课管住嘴不干扰他人,楼道轻声慢步相互礼让、校园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那我们的校园环境该多好呢!所以,我们学习雷锋不需要唱高调,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只需要踏踏实实把日常生活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就是在“与雷锋同行”。
第三,与雷锋同行,就要学习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的“钉子”精神。雷锋从16岁小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到22岁因公殉职。短短6年时间,先后做过乡政府通信员、望城县委公务员,农场拖拉机手、钢铁厂的工人。在此期间,他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光荣称号;参军时,凭他1米54的个头和单薄身躯,部队根本不收。可最后,他却当了标兵、模范,多次立功,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被报纸.电台广泛宣传。雷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可却写出了大量充满智慧、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至今给人启迪的经典日记、格言,甚至还有两篇未发表的小说。凭什么?凭的就是他勤奋努力、坚持执着、不服输的那股劲儿和干什么事都一头钻进去的“钉子”精神。我觉得,我们学雷锋就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如果我们都能把雷锋投手榴弹的精神用到学习上,能像雷锋那样永远保持学习的旺盛热情,永远见缝插针地去挤去钻,永远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那我们什麽困难不能克服呢?当然,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做好份内的事:当学生就要把你的学习任务完成好,当老师就要把你的学生教好,这,是我们学雷锋的根本。
老师们、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龙腾蛇舞万物新。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心劲儿,让我们紧紧抓住这扬帆起航的最佳时期,在雷锋精神的鞭策下,在“与雷锋同行”的活动中,迈出我们踏踏实实的每一步,让我们用爱、用奉献、用勤奋、用智慧去创造郑州31中、郑州103中更美丽的明天!
——贾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