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文明创建 >> 详细内容
校园动态
 
文明创建 >> 正文
国庆期间首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侧记
日期:2016-10-09 19:07:53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846

        changzheng.png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数百件国宝级文物成为主角,安静地将故事娓娓道来,在细微中透出伟大;英烈墙上的姓名如同一盏盏明灯,照耀着艰难的历史,也照亮中国的未来。国庆节期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在国博、军博分别举办,十几万人走进展厅,聆听革命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坚定强国信念。
       在国家博物馆“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上,展出了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等“国宝级”文物,并首次展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印制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图》等109件文物。
       走进展厅,最不起眼的一件文物放在一个小纸盒里。这是两株风干了的小草,说明牌上写着,这种4.5厘米高的植物,因开黄花而被红军战士起名叫“黄花草”。

     “黄花草”是红军过草地时的“主食”。为保证安全,红军宣传队采集了许多野菜的样品,向战士们宣传哪些有毒哪些无毒。“黄花草”其实也有毒,但反复烧煮后毒性减弱,食用不会有生命危险,只会感觉四肢无力。
      1936年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日,开完庆祝会后,红军第二七四团战士刘毅和几个战友一起采“黄花草”充饥,并特意留下一些放在随身携带的小盒中保存。走出草地后,这些野草一直伴随刘毅行军作战,鼓励他艰苦奋斗,不忘长征。1975年10月,在参观“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展览”后,刘毅将珍藏近四十年的“黄花草”捐赠。
       类似“黄花草”这样“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展品至少有80件,红军战士熊启文的一封家书、12岁的杨世才参加长征离家时留给母亲的“川陕布币”……策展人江琳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每一件留存下来的文物都是奇迹的见证,希望通过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重温长征精神。
       于细微处见证伟大。对长征一直有着浓厚兴趣的波兰女孩玛利亚频繁与展品合影,说要把它们展示给波兰的朋友看。“在我们心中,长征一直都很神秘。这些文物,让我亲眼见证了长征的伟大。
      于苦难中寻找光明。在一幅名为《草地情》的油画面前,70岁的王文琪推着坐在轮椅上的77岁的李锡华久久不愿离去。“这幅画充满了对牺牲战友的伤感与悲痛。但你看那满天乌云中,依然还是透出了亮光,让人感觉革命依然有希望。”
      于牺牲中传承精神。“没有人会想到,厨子竟然还能被饿死。”站在一口大锅前,在北京一餐厅打工的90后女孩蒋东洁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口行军锅属于红三军团的一个连队。在长征中,9名炊事员全部因饥饿和劳累牺牲,全连其他战士却无一人因饥饿而倒下。“他们的战争虽无硝烟,却同样壮烈恢宏。这激励着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踏实干好工作,奉献他人。”
        许多人从纪念长征展览中重温初心。1日至7日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散客以及团体近6万余人次参观了军事博物馆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留言近千条。北京退休职工孙立邦留言道:“不忘初心,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前行……中华民族的强国梦绽放于新长征路。”
       长征精神更激励着青年人不断前行。正在北京读大学的赵云龙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重温历史,铭记过去。让我们时刻牢记长征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毛伟豪 孔祥鑫 孙蕾 王修楠)

核发:admin 点击数:846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