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数据:
教研情况:线上教学期间,共组织召开线上教研组长会议3次,各学科教研组累计召开线上教研和线上集体备课116次,各年级发布周统一教学计划31份,从2月10日至5月6日,累计开展联播教学2281节。恢复常规教学之后,各学科共开展集体教研252次,各年级各学科开展集体备课累计1680次,干部包保年级听课448节,参与教研225次。
各级各类优质课: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4人,学科观摩示范课1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一等奖 1人,二等奖3人;河南省一师一优课二等奖3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获奖2人,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一等奖4人,二等奖10人,郑州市课堂达标评优活动一等奖2人,二等奖 6人,郑州市教学基本功展评一等奖1人。
科研情况:立项市教科所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6项,科研基地实验学校专项课题5项,其他专项课题4项。申报市教科所课题结题和成果评审22项;申报河南省教科所、河南省教研室课题立项3项,省电化教育课题2项;省级课题结题2项,省级成果4项。开展校内微项目研究71项。丰富的课题研究对学校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项体育比赛:河南省校园足球“省长杯”高中女子组第一名,河南省足球锦标赛女子甲组第三名,河南省俱乐部杯锦标赛女子甲组第四名,河南省传统项目学校足球比赛女子组第一名,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高中女子组第五名 ,中国中学生校园足球挑战赛第五名,中国中学生校园足球冠军赛第五名,中国高中足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第三名。2019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女子攀石第六名,男子速度乙组第三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攀岩项目男子速度乙组第三,男子速度乙组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攀岩项目 男子A组速度接力赛第八名,攀石赛甲组第八,男子速度乙组第三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攀岩项目,男子A组速度接力赛第八名,男子速度乙组第三名。
美育组成绩:王金凤:独著完成《中学生应知的传统书画常识》《小学生应知的传统书画常识》约十万字,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被评为全国最美美术教师;书法作品《墨梅诗》入选全国最美美术教师作品展,并于2020年9月在四川美术学院艺术馆展出;课程案例《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发表中美术类核心期刊《中国中小学美术》上(2020年1-2)。主持的省重点课题《关于高中(绘画)模块中国画单元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荣获河南省成果二等奖。崔艳:课题<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工作中的困境与对策>荣获市级三等奖;编辑的校本教材成册印刷;参加教育电视台心理健康访谈栏目录制。
有形成果:校刊《在路上》37期,教师版副刊、初中学生版副刊、高中学生版副刊各1本;高三复学防控工作资料汇编,学生防疫动态日志,高中学生手册,初中学生手册,学校品牌手册,教师手册,班长说班,学生心理调试自助手册,赢在起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手册(教师版),三年发展规划,讲述学科故事优秀作品选等。
工作总结如下:
本年度立足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综合创新项目实验,从“六个向”着手:向科研教改要质量,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要质量,向招考制度改革要质量,向生源结构改善要质量;综合运用教学评估综合一体化平台和会课周测系统,通过线上教学、项目研究、、研讨月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推进课堂教学质量再提升。本学期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各项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开展,总结如下:
一、有序开展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寒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中小学延期开学”以及“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相关文件精神,鼓励各年级各学科开展线上教学,保障教学和学习继续,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精神,出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线上教学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落实“停课不停学”。转危为机,积极探索由教师的教转向教师线上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实践策略。充分宣传发动,抓好过程管理,确保每一位学生不掉队,确保整体成绩稳步提升。
确立线上教学期间的工作原则。线上教学期间教学方式要简单便捷,具体易操作,不搞花样,不搞噱头,实用至上。变教为学,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好学习目标,布置好学习任务,做好方法指导,做好检测与评价。年级长和班主任做好组织管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做好教学规划,统一步骤,按部就班,稳步推进。不贪多,不求快,保证线上指导效果,真正解决学习任务,避免开学后重复教学。
细化线上教学期间的教学实施手段。紧紧依托各班微信群,充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做好课程计划,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任务,统一教学评价,充分借助会课系统、教学评一体化平台、郑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在郑州系统、钉钉、抖音等相关技术平台,做好学科教学方案推进计划、教学任务讲授推送、学生作业推送和线上批阅、答疑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和实施工作。
明晰线上教学期间的责任分工。本次“停课不停学”在学下领导的统一指导下由教务处具体协调实施。各年级长负责本年级的组织管理工作,指导本年级各班主任做好本班学生线上学习的组织管理,同时做好上下内外的信息对接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组织管理,同时协调各科任课教师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各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指导本学科各年级备课组长做好课程计划;备课组协调本组教师做好教学设计、作业评价设计,由任课教师具体落实。
二、狠抓防疫工作核心,确保复学前后教学工作秩序
为有效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部署,及时有序开展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郑州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的通知》(郑教明电〔2020〕66号)、《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教育系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通知》(郑教明电〔2020〕69 号)并结合学校实际,出台《复学前后教学工作方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上课方式、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统筹规划和教学任务的分配,尽最大努力做好各项准备。保障师生安全,保证疫情期间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成立复学前后工作专班。工作专班以教学校长李志刚为组长,负责教学工作总体部署。教务主任朱鹏举为副组长负责教学工作整体协调。各年级长、教研组长和全体教务工作人员为成员,年级长负责本年级的教学组织工作;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的教学总体方案设计;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本学科教学规划,具体到每一节课;任课教师做好每一节课的备课、上课、作业收交批阅和发放相关工作;心理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每周一节心理课,做好学生心理辅导;教务工作人员负责课程表编排、作息时间设置、课时统计、学籍调整和管理、学分认定、体育、艺术生和特殊对象学生考试报名以及高三年级高考报名、图书购置和发放、教学资料印制、常规教务督导检查、数据统计、体育器材管理、各学科实验器材配备和实验课程协助相关工作。
细化复学前后工作措施。一是做好复学前准备工作,包括做好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继续织好线上教学工作、做好学科课程方案设计、做好线上教研工作预案、做好开学、上课和作业收发预案、做好错时开展课间操活动预案、做好错时用餐预案、重视开学第一课、做好学生返校离校预案、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常规准备工作。二是做好复学开学及复学后的教学工作。包括做好健康入学工作、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错时开学,严格按照计划和课程方案上课、做好线上教研和集体备课工作、错时开展课间操活动、做好错时用餐预案、做好学生返校离校工作、全体师生在校期间及离校返校途中全程佩戴口罩、疫情期间停止一切大型集体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每个年级每周专门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做好高三复学小班教学工作。成立由贾惠芬校长担任组长的高三复学工作专班,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设计了高三复学操作指南,根据班级人数,为确保小班教学,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在教室内的距离,理科原5个班拆分为10个班,文科原5个班拆分为8个班。理科拆分后10个班级,在原高三楼上课,从原高三一班教室到原高三十班教室依次排列。文科拆分后8个班级,在东教学楼4楼,从原功能教室一到功能教室七以及美术教室西依次排列。理科班级任课教师办公地点不变,依然在原高三教师办公室;文科班级任课教师办公地点设在东教学楼4楼美术教室东。对备课教研、上课、作业收发、课程设置、作息时间都做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工作安排。
明确“五进”具体要求。对进校园、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进厕所都做出了具体的责任分工和要求。确保所有师生务必做到健康返校,不达标准不得入校。所有学生进教室之前再次测量体温,由各班班干部负责使用手持测温枪对学生进行额温测试,生活委员负责在健康登记表上做好记录。每天早、中、晚3次。体温正常方可进班学习。复课期间,每间宿舍安排3人住宿,每间宿舍设1名宿舍长,负责指挥本宿舍同学做好日常卫生、健康、学习等工作。鉴于学校餐厅空间较小,同时用餐人员密度较大,容易发生交互感染等情况,年级长班主任组织各班在错时指定窗口排队领餐用餐。要求学生尽可能错时上厕所,并按照指定卫生间如厕,不拥挤不慌张,如厕前后要洗手,遇到如厕人员多的时候,要在厕所外面自觉排队等候。
三、立足项目研究,推进深度学习和精准评价探索
确立研究项目。随着学校综合创新项目实验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也不断进入深水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高考情境化命题新趋势,为学校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新课程改革,高考内容变革,育人方式转型等一系列教学变革浪潮为学校借助新技术、新方法实现换道超车带来机遇。为此,在五位一体综合创新项目实验和智能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前期探索基础上,为突破教学瓶颈,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美好教育发展之路,学校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和会课教学研究院启动《智能数据环境下精准教学综合创新实践研究》项目。从深度学习和精准评价两个方向,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学科课程学习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基于复杂情境的情境化命题能力,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从原有的“记忆、理解、应用”等低阶思维提升至“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水平;通过高阶思维培养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整体转型;逐步克服重知识轻素养、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本项目实施概括为“225”计划,其中“2”主要指学业测评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和教学视频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建设;在两大平台的支撑下,围绕2个核心领域——课堂教学(深度学习)和质量评价(精准评价),推进“5”大工作板块(单元教学设计、深度学习教学、精准命题与组卷、学业测评与分析、学业监测与培养)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模式转型与成效提升、学科组数据应用综合能力提升、基于数据的学业监测与干预能力建设三大目标。
选择实验学科推进实践研究。在《智能数据环境下精准教学综合创新实践研究》项目整体框架之下,学校围绕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变革(深度学习)和智能数据环境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精准评价)两个主题开展实践探索。选择语文、历史、生物三个学科开展深度学习实践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备课组为单位,以关键能力组织单元内容,以高阶思维培养和深度学习为目的,从教学目标入手,聚焦问题设计、任务设计和评价设计,建立深度学习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品质提升与深层次改进。具体路径为通过理念引领、大单元教学设计、深度学习教学试验完成深度学习课例研修方案的编撰与试验;通过示范性公开课、深度学习教学方案汇编和案例分析实现深度学习的推广应用。选择数学、化学、地理三个学科开展精准评价实践研究。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是收集学校教学信息与数据,根据信息和数据对教学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对可能的教学质量结果进行预先把握,并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变原有状态下可能结果的过程。预判性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特征。通过智能数据环境的建设实现学情有效监测,围绕学生开展学情追踪、波动干预、生涯规划、培优补差等综合措施,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具体路径为通过建设学校学科训练系统构建精准教学和精准测评的基础,实现基于质量目标的学科训练系统建设;通过检测学生学业成绩发展,结果用于改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实现基于智能数据的学业测评机制建立;通过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学业跟踪与学习策略指导,实现基于学情监测的精准培养。
四、狠抓常规管理,稳步提升教育教学与科研质量
规范科研管理,向科研教改要质量。本学期在线上教学期间即组织各教研组围绕“深度学习”“精准评价”两个项目开展市级课题立项,引导老师们继续深入开展“综合创新”特色项目实验,探索“全学科阅读”“教学质量评价”“创客教育”“大美育教育”“体育选项教学”特色实践样态。设计了《2020年微项目研究实施方案》,围绕综合创新五位一体格局以及“深度学习”“精准评价”申报课题16项,市级一般课题成功立项3项,同时申报市级专项课题4项。现各项课题研究正有序推进中。
规范检查督导,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值班人员填写教务督导日志。教务处值班人员对全校当天教学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教务日志记录,并每周在教务栏张贴公示,对暴露出的问题当周给予指正,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填写课堂教室日志。教务处指定每班学习委员填写教室日志,并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并及时上交,教务处专人查阅和摘录记录,并对填写认真的班级给予表彰,对暴露出的问题下周给予反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良好习惯养成。开展教风和学风督导。成立督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学校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走进课堂,进行观课指导,编制《教学简报》,对老师的课堂综合表现情况进行反馈。开展作业检查和学情问卷调查、评教活动。将评教结果写入《教师手册》,通过这些活动及时发现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矫正,使出现的问题最小化,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坚持教学案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学案编写,提高教学案编写质量。定期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专题会议,研究教学案设计,监督教学案教学的落实情况。严密认真地组织好各种大型考试。在教务处组织下各种大型考试,每次考试都提前认真细致地准备各种物品和考前培训,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规范教研活动,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本学期在第八届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的基础上,继续规范教学设计、加强集体备课等活动,定时定点组织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同时推进按计划统一方案教学活动和早读任务具体化工作。学科教师都必须按时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文科周一下午,理科周三下午,体、音、美周三上午)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干部参与教研和集体备课,教务处检查记录。开展学科建设活动。创设专业引领、同伴互助、集体反思的教研氛围。教研组长每周提前制定下周工作计划,安排丰富多彩的学科教研活动,学习研讨课标、学科相关教研方向的文章以及学科论谈等,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参加市教研室和协作区举行的教研活动,促教师业务水平提升。集体备课做到“四问四步走,四定四统一”,四问即集体备课要回答好四个问题:高考内容变革要要求我们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现有条件下我们能做什么,集体备课的成果如何呈现;四步走即集体备课分四步进行:个人初备,根据分工个人详备,圆桌形式集体备课试课,个性化课堂呈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四统一即同一目标,同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评价。个人主备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共同解决教法、教材疑难,取长补短,打好团体战。每次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求成员考勤签名,做好活动详细记录,结束后将活动记录交教务处统计、量化、存档、公布。本学期继续开展学术讲堂活动。由杰出教师、省市级名师、督导专家、校内骨干教师等为全体老师开展学术讲堂活动,真正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学科教研活动走向专业。
规范质量分析,向招考改革要质量。一是坚持推进“捆绑考核,整体创优”策略,进一步加强各年级各次考试的质量分析工作。鼓励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参与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大型联考,采用多方数据比较分析的方式,更加精准地定位学校教学成绩在全省的位置,定位学生所属的层次。每次分析,确定主题,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精准地分析教育教学质量,准确查找现存问题,客观分析问题原因,给出下一步提升的具体策略。各年级长利用会课平台和九师、金太阳、天一等其他第三方机构平台数据,对高三的各种测试、高一、高二期中考试和每次月考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反馈和予以指导。二是质量分析坚持“捆绑考核,整体创优”,既进行各班组之间的对比分析,也要进行各学科组之间的对比分析。学科教学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做到整个学科备课组的成绩好,否则个人的努力就得不到肯定和张扬,要保证整个备课组的成绩提高,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还必须团结备课组其他老师共同努力,不仅要关注备课组成员的工作态度,而且还要关注大家的教学方法。班组之间亦然。进一步强化的班组和备课组的整体创优。三是加强高考内容变革相关政策的学习。在各年级质量分析会和高考成绩质量分析会上,反复强调高考内容变革“一核四层四翼”的整体要求,它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是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所在。一核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中强调服务选才的基本功能;四层在考查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上梳理四者的逻辑关系;四翼则是通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学科情境问题来考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高考评价中的体现。通过高考评价体系、考试说明、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五育并举、试题灵活、难度平稳等九大关键词的反复讲解强化老师们积极应对高考变革的思想意识,为高考改革的落地做好准备。四是强化毕业年级的目标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毕业年级的教学量化管理措施,建立保障机制,对目标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指导,确保目标顺利完成。教研组人人关注毕业年级,及时收集考试信息,共同为毕业年级献计献策。每月召开一次年级碰头会,了解教学进度和师生状态,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强化非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制定非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并将目标下到每个班级和每一位任课教师,使任课教师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五是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与学生座谈,对学生进行激励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不间断对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确保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期末和高考。
总之,在本年度,教务处教科室一直围绕“为老师们提供最优质服务”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融合线上教学与复学后的班级教学,在学校各位领导的指导和教务全体工作人员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使我校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