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改前沿 >> 详细内容
教育教学
 
教改前沿 >> 正文
双减背景下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日期:2022-05-18 10:32:46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1424

---一线教师的工作手记

                          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   卢海宽

   最近教育界最热的词是“双减”,“双减”是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引导教育回归本源,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双减的提出与推行,对当前扭曲的教育价值观,是当头一棒,很多家长和学生拍手欢迎,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孩子作业减少了,也没有那么多校外培训,孩子的成绩能保证吗?学校延时服务能与校外培训机构应试比吗?这令很多家长担心。

针对“双减”社会上褒贬不一,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我在思考,一是学校应该承担起应付的社会责任,提升育人水平。二是家庭中孩子不去培训机构,可利用的时间多了,这一空缺如何填补更有意义,能让孩子走入自然,走向社会,促进孩子认识社会,增加动手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的教育现状,在各级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应试教育从业者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盲目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不是考虑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而是压缩学生的休息时间。目前可怕的事情正在上演,一些学校的管理是中午休息时间不让学生回寝室,让学生在教室趴在桌子上睡觉,睡不着写作业看书。如果这是摧残学生的身体健康的话,那么课间不让学生下课,只能呆在教室学习,更可怕。学生一节课,坐了四五十分钟,课间就是让学生身心缓冲一下,结果不让出教室。这样的管理根本没有考虑过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在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中小学校的学生就出现胃病和颈椎病。这样的管理早晚会被唾弃,会在国家出台的规范制度下消失。

应该教育下出现孩子厌学,被老师逼着被动学习,为完成作业而应付的现象非常常见,学生的学习力呈现普遍弱化的趋向。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学习在学校只靠老师强制学习在家里面对电子产品的泛滥,如何父母再没有时间看管,孩子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很理想。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例,课堂上我经常看这样的现象老师刚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到学生当中巡,总会发现有个别学生不知道干什么?甚至做的任务不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让老师需要不断提醒督促完成任务有时老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管理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如何在双减大背景下,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提升育人水平?我想两方面工作都要重视,一是教师自身的“教,二是学生的“学”。目前大环境下,班级学生多,知识更新快,工作的重心要由关注教师的 “教”到学生的“学”,更有意义和实施性,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查阅文献“学习力”一词最早由美国佛睿斯特教授于1965年提出,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四方面的总和,也是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习力意味着学生能做到知识呈现、符号表征、思维方法、问题解决。学习力是解决问题所具备的核心素质,包括知识及信息的高效提取、整合、转化、运用、再创造的能力。通过深入思考,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

当前,“分数决定命运”的观念依然扎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言行之中。唯分数的教育,造成的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视野狭隘,同时极大透支了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和动力丧失。窄化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天天在题海中“挣扎”。

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教育本质,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教育观和人才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具体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由学习者自身经历与实践体验,内化生成知识和能力,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教育观念的支持。教师要深入改革学校的管理制度,创设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科学制定选课走班管理措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保障;开发多元课程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以课程多样性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

二是提高课堂实施水平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填鸭式的讲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内化、结构化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提出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这样的学习比老师只根据自己认为的学情去讲效果要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评一致性”,引导教师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要考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检测教学效果,就要设计一定任务的评价性内容,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者,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是学生学习力提升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深入解读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排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合理运用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求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重视发挥评价作用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现行评价模式依旧强调考试成绩排名,并以此为依据评判学生表现。评价方式以试卷考试为主,被评价者多处于相对被动的弱势地位。评价内容侧重对知识的考察,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这种唯分数导向的评价模式,既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初衷,也曲解了评价目的的本意。有这样的教育片断:

上午课堂上发现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我想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就是教学要反馈的内容,课下要及时记录下来,设计相关的评价任务就是作业。这也与专家提到的习题与试题的区别,我想平时布置的作业及课堂上进行的评价任务就是习题。另外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尤其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设计课后评价任务之一。关注教学评价并不是应试,同时也是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措施之一。通过高质量的高效率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就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就是素质教育。

评价模式与时俱进,才能够对学生学习力培养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不仅重视终结性,还要重视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评价。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汇报环节,阐述学习过程并展示作品,从而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当知识不再以灌输形式强加于学生,评价也不是关学生对与错、好与坏的纠结。重视并合理运用表现性评价可以明确问题的根结,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

在双减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是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不仅是学校教师的问题,还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能否主动管理约束自己,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自信,培养兴趣,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主动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我相信,在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下,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着想,一起携起手来,帮助孩子培养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充满阳光自信,懂感恩会学习,成为有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社会接班人。

核发:admin 点击数:1424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