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召开2025年教学工作专题部署会议
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专题部署会议
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校长孙广兰、副校长李志刚参加会议并讲话
教务主任朱鹏举传达《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5年春季教学科研工作计划》
为全面推进新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深化“三新”改革,助力学校向“高品质科技特色高中”迈进,2月20日下午,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专题部署会议。校长孙广兰、副校长李志刚、教务主任朱鹏举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系统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研讨发布了《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5年春季教学科研工作计划》。孙广兰会议讲话中强调,面对教育变革新形势,全体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紧扣“五育融合”主线,全面落实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评价优化三大任务,培养“人格健全、个性突出、一专多能”的时代新人。
聚焦课程体系,深化科技特色
新学期,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将进一步完善“四级课程、五大板块”结构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跨文化交际”等校本选修课程,打造“红色研学+科技伦理”“编程+艺术”等五育融合品牌项目,并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同时,依托地理、化学学科基地,开展“碳中和实践”、“新材料探究”等实践课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能
教学改革方面,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各学科将全面推进大单元分层教学与项目化学习(PBL)。数学、物理等学科试行A(基础)、B(拓展)、C(卓越)分层教学模式,并依托3月份教学研讨月活动,开展分层教学成果展示与实践。此外,学校将推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如“智慧校园设计”“社区环保方案”,以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优化评价机制,赋能精准诊断
针对学生评价,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将构建“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三维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学生成长数字档案,记录课程参与、社团活动及创新成果等数据。同时,通过“五育”积分制,将“德、智、体、美、劳”表现纳入评优评先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教研支撑,夯实师资保障
为保障改革落地,学校将加强教研组建设,每月开展“课程标准解读”“分层作业设计”等主题研讨,并与郑州市域内优质高中组建教研联盟,共享优质资源。教师发展方面,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教学竞赛与培训学分认定等举措,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会上,李志刚就开展学校教学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规范教案设计,强调“无教案不上课”,强化教学常规督导;二是深化集体备课,落实“四问四统一、四定四步走”流程,推动教研成果转化;三是加强命题研究,优化分层作业设计,精准服务学生差异化需求。
风起扬帆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本次会议为新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引导全体教师以“实干为要”的奋斗姿态,锚定“高品质科技特色高中”发展目标,奋力谱写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